记录数据
机采现场。探索
4月14日上午,鲜叶藏茶原料机采技术现场培训会在雨城区合江镇穆坪村进行,机采专家教授、实行科技部门负责人、清洁茶企负责人、化生j9茶农等70余人参加。探索这次培训会,鲜叶也是机采我市实施《藏茶原料采收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以来进行的第一次机采。
当天下午,实行采收的清洁鲜叶原料在中国藏茶村进行了现场机制。而这也是化生我市首条全自动清洁化藏茶生产线的第一次投入生产。
记录数据、探索j9观摩交流,鲜叶大家围绕茶叶产量、机采茶农收入、茶叶产值等问题进行探讨,为今后雅茶产业发展推行机采收集数据和经验。
3人3分钟
采收鲜叶40多公斤
当天上午,在正式进行茶叶机采前,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藏茶原料采收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何春雷,再一次介绍了项目的相关内容,并邀请到省茶科所茶叶专家对机采茶园的AG超玩会入口科学化管理进行技术指导。
“推进茶叶机采的茶园要满足几个条件。”何春雷说,一方面是选择适宜的茶树品种,直立型生长的“名选213”茶树品种就适合进行机采推广;另一方面是在茶园管理上要培养好树冠的形状,方便采茶机作业。
省茶科所茶叶专家罗凡说:“不同于手采茶园的管理,机采鲜叶后,茶树损耗的养分更大,所以要及时追肥,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和萌芽。”
深入浅出的技术讲解,吸引了附近茶农到场学习。
上午11点左右,随着采茶机的发动,茶叶机采正式开始。两名工人手持采茶机,一名工人双手托着收集鲜叶的大口袋,三人步调一致在茶园中移动。来回一次,约3分钟的时间,采收到40余公斤鲜叶。
“机器采茶就是快!”
“茶叶机采,人工成本会大大降低。”
围观学习的茶农大多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机器采茶。
“为了收集到尽量齐全的数据,我们准备了三组试验。”何春雷介绍,《藏茶原料采收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将通过“全年机采”、“全年手采”和“春茶手采、夏秋茶机采”三种模式的对比,为雅安藏茶原料采收推行机采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该项目全年机采模式的第一轮机采已经结束,根据数据,预计一个年度可以实现4次机采,鲜叶产量将达到每亩2500公斤左右。
新生产线
清洁高效品质可控
经过一上午的采收,《藏茶原料采收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所涉及的全年机采试验园中的鲜叶被运到中国藏茶村,被送至我市首条全自动清洁化藏茶生产线进行现场制作。
打开开关,机器开始运转预热。约十分钟后,萎凋后的鲜叶被运输带送往杀青机内,顿时,茶叶的香气开始融入到空气中。
“因为是新设备第一次运转做茶,所以前面一部分鲜叶被烫焦是正常的。”何春雷观察从茶青机里出来的原料,根据杀青后茶叶的情况,随时调整进料速度、进料量和杀青温度。
渐渐地,从杀青机出来的茶叶保持正常,并进入下一个环节——揉捻。
何春雷介绍,整条全自动清洁化藏茶生产线占地约5000平方米,总投资近2000万元,由64套设施设备组成。在保留藏茶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新设备具有设计科学、制作精良、全程可控、品质保证等优点。生产线涵盖藏茶的初制、再制、精制、压制及包装五大程序,采用输送带连接,全过程茶叶不落地,从而保证了藏茶的生产清洁化和加工单元自动化。”何春雷说,“通过这条生产线运作,由8-10人就能实现年产雅安藏茶500吨,相比传统制作流程,效率能提高三倍以上。
“这条生产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智能化控制保证品质。”何春雷说,自动化清洁生产线对传统工艺进行了升级改造。萎凋、杀青、揉捻、干燥、发酵、包装等关键设备均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温度、水分、氧气、时间等参数都能得到精准控制。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李春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周大气质量“剧透”:全国大部蓝天“在线”,西北沙尘强势“插播”
荷商大会经济文化沙龙在市城区举行
港北区入选2023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
访桂林市平南商会执行会长莫移宝
今晚调油价!汽、柴油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20元
快讯丨住贵港自治区政协委员抵邕报到
快讯丨我市代表团继续审议自治区“两院”工作报告和审议《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
我市启动“情暖荷城”社区公益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乡
“一带一路·东盟大湾区杯”国际青少年足球赛开赛
2023年我市种植业产值增速全区第一
节日销售额下场喜人,顺德食材城将迎来“大降级”!
市委常委会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1次集体学习
贵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我市各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友情链接
©2025 Powered By 时讯视界 - 网站地图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