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针剖篾条?细针雨城区孔坪乡河坎村篾匠李志庆剖了30年的篾条,用绣花针剖还是剖篾第一次听说。
“绣花针粗细要一样大,条薄图案中间的竹编间距要一样宽,这样剖出来的细针篾条宽窄和厚度才一样。”26日,剖篾AG超玩会入口在雨城区孔坪乡竹编培训现场,条薄图案竹编培训老师胡霞用绣花针做成的竹编“篾刀”从一片宽篾条上拉过,几根精细均匀、细针厚度一致的剖篾篾条便剖了出来。
李志庆彻底服气了。条薄图案
技术要求高
10多人自我淘汰
在学员的竹编AG超玩会桌上,摆放着当地传统竹编很少见的细针绣花针、小刀等工具;而随着竹编班培训层次的剖篾提高,要求也越来越高。条薄图案
“这幅画,我编了一天半,但完成还不到三分之一。”由于竹编技术要求增高,要在竹编制品中加入花鸟鱼虫的图案,李志庆用了一天半时间还是没有编完一幅图,他有些气馁,收拾工具准备放弃。九游在河坎村,李志庆在竹编行业算老师傅,从初学到养家糊口,他干了30年。在村民眼中,他也是一个技术过硬的篾匠。
李志庆并不是第一个想放弃的人。“这期培训,第一天老师教大家剖篾条,第二天就有10多个人放弃了学习。”连续两年参加培训的学员张芬说,要编竹编,当好一个好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最薄的篾条可以全透明,如果不是上面有图案,几乎感觉不到篾条的存在。”
李志庆的行为,胡霞看在眼里。她立即将李志庆等几个学员召集起来,再次手把手传授技艺。一些想放弃的学员又回到座位上,跟着胡霞编织起来。
学习氛围浓
桥断路断学习不间断
虽然已过午饭时间,但竹编培训的教室里,18名学员还在埋头学习。他们全来自沙坪镇。
由于受7月9日的暴雨影响,雅赵路孔坪段柏香树大桥出现桥墩塌陷、沙坪段大岩嘴出现多处滑坡,造成交通中断。每天早上7点,18名学员就开始从沙坪镇出发,中途在柏香树大桥转车到培训现场,每天晚上6点后再原路返回。
为了参加竹编培训,沙坪镇学员李雪琴将自己的店铺关门停业,专门抽出时间到孔坪参加学习。她有20多年的绘画基础,编织图案技术在所有学员中进度最快。李雪琴非常看好竹编在农村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刚开始学习,但既然选择了就要走下去。”
沙坪镇参加培训的18名学员中,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有从事多年篾匠的学员,也有刚刚接触竹编的学徒,甚至还有聋哑学徒,但经过8天学习后,他们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学到竹编技术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沙坪镇学员张勇说。
发展前景大
技艺越高产品越值钱
孔坪乡和沙坪镇都有丰富的林竹资源,当地村民也有竹编的习俗,发展竹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如今,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从低端的水果篮、菜篮、鸡蛋篮、茶叶盒等,到高端竹编画工艺品都有较好的市场。
“学习三个月之后,编织简单图案,学员一天可以完成五六幅。”谈起竹编的发展前景,胡霞给学员算了一笔账——目前,学员学习的最简单的竹编工艺产品,市场收购价是10多元一幅;三个月学习期满后,编织的初级竹编工艺品,学员每天可以挣60元左右。
胡霞告诉记者,学习竹编工艺的最终目的是要编制精美的竹编产品;根据竹编产品的工艺不同,收购价格分别有20、40、60、80元不等;随着竹编技术不断提高,学员所编织的产品也就越值钱。“对达到技术要求的产品,有公司会负责收购和销售,学员不用愁销路问题。”胡霞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石棉县蟹螺藏族乡《蟹螺情缘》获三等奖
近1.8亿株!广东各地做好春季植树造林苗木准备
孙红男:“榨取”甘薯“剩余价值”,打造“变废为宝”产业链
梁氏获评广东首个国家级大口黑鲈良种场!2024年供应加州鲈水花15亿尾
喝粥养胃适合所有人……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百亿产业“5+2”,清新的年货很不一般
兴农评丨以司法规范习俗,让彩礼回归初衷
国庆假期,35万游客品英德红茶,享受“中国十大茶旅目的地”
有奖征集!河源农特产品十佳手信由你票选!
离婚时要不要返还彩礼?最高法明确了
走进广东特色作物示范基地建设室内线上推广,跟着专家学技术
再创纪录!《哪吒2》进入全球票房榜前7名
“踢”出粤喀新未来!粤喀中小学生足球冬令营启动
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来接力了!
广东“农业大摸底”① |没想到有这么多全国第一
友情链接
©2025 Powered By 时讯视界 - 网站地图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