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上里镇七家村村民正在编织手工艺品
一针一线在指上翻飞,线竹一丝一竹在手中穿梭。编织五彩的未村毛线、细细的景打竹丝,让雨城区上里镇的造新群众找到了既增收,又能配合古镇旅游发展的线竹九游产业发展之路。
19日,编织省市媒体记者采访团来到雨城区,未村走访农户、景打看新村、造新逛古镇,线竹对雨城区灾后产业发展进行探访。编织AG超玩会
居家就业
毛线竹丝编织美好明天
19日上午10点过,未村上里镇七家村村委会活动室里,景打三五个村民已经聚集在此,造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活动室的桌上,熊猫毛线鞋、小黄人毛线帽、毛线包、熊猫竹编摆件摆了一桌子,让参观者不断发出感叹。
“这都是九游村民自己编的。”带领村民发展手工编织的负责人介绍。
一旁,村民张其慧和吴光群正在用毛线织鞋子和包,一根钩针、一卷毛线,左手捏线,右手钩针,上下翻动,产品也逐渐成形。
“做一双鞋只要一天,快一点一天可以做两双。”张其慧说,今年村里举办了好几次手工编织课,这些手艺都是当时学的。
吴光群今年60岁,她没想到,自己上了年纪,还能靠手艺挣钱。“一天能挣七八十元,一个月能挣一两千元。”
村民文芳则在一旁摆弄着竹丝,一挑一穿一拉一压,横竖有序,竹编作品上的熊猫也隐约可见。今年4月,村里找来了眉山竹编专家向村民教授技术,到目前,全村已有近百人学习了竹编技艺。
文芳告诉记者,一幅20厘米×30厘米的竹编工艺品,装裱后,市场价可以达到三四百元,技术精湛的价格更高。
据介绍,目前,七家村的手工艺品销售全部依靠古镇旅游,市场量并不大,村里、镇里也正在与眉山青神竹编厂家联系,争取进一步提高村民技艺,并达成统一销售协议,扩大竹编销售渠道。
农旅结合
农房既是新村也是景点
离七家村不远的上里镇共和村侨爱新村建设点内,白墙、灰瓦,鳞次栉比的小洋楼在阳光下分外耀眼。
在新村点对面的山坡上,依山而上的是一片片茶园,整洁的硬化公路从新村建设点外蜿蜒而上,贯穿整个茶园。
“在茶园观光道上,既能散步锻炼,还能骑车休闲。”共和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雨城区灾后重建新村建设“一村一品、一线一业”的总体布局,共和村侨爱新村结合自身特点,将自然与建筑形态和当地茶叶产业相结合,将新村打造得优美宜居。
每年夏天,很多成都、重庆等地的游客都会来上里古镇避暑,针对这一优势条件,侨爱新村将农房与乡村旅游产业结合,让农房变成了旅馆。
“一村一景,农旅结合。”雨城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灾后重建,雨城区从作为省级生态区的优势出发,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农房重建中,既立足当地特点,又统筹全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32个新村点依靠百里茶文化走廊、十里田园绿道等,让“村庄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田变公园、农民变老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张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4月2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
30元一次 洗车也有“春节价”!
雅安日报荣膺“2012十大公信力地市党报”
我省2013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 音乐、表演、编导专业考试陆续展开
“1秒2公里”,数字背后透露了什么?
遛的不仅是狗 还有文明
收入年年有增长 生活年年有变化
汉源县选派19名干部到村 任第一书记
1件清代花瓶险被偷运出境,幸被萝岗海关及时拦下
同比增长13% 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
期待统一标准 杜绝随心“锁”欲
世预赛国足0比1不敌沙特队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将于7月21日上午9时停运
全市法院集中兑付农民工工资200余万元
友情链接
©2025 Powered By 时讯视界 - 网站地图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