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科技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揭晓,红色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实施的文化“互联网+长征”数字化展示与传播项目位列十佳。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实施的拓宽“互联网+长征”数字化展示与传播项目是针对目前长征文物保护公众参与度低、文物展示吸引力弱的传承创新问题,通过将5G、科技AG超玩会入口AR、红色大数据和4K直播等新技术融入长征文物保护和展示工作,文化增强公众对长征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拓宽参与感和获得感,期望通过该试点项目的传承创新实施,引领科技赋能革命文物保护、科技展示和革命文化传播的红色新方向,同时总结有益经验,文化为今后其他同类项目的拓宽建设提供基础后台数据以及参考示范。
该项目横跨文物、传承创新科技、媒体和教育等多个领域,AG超玩会实现专业保护与公众参与的结合、真实世界和虚拟内容的融合、线下展示与线上传播的互动、跨专业和跨学科的协同等创新。注重互动式参与,开发“长征文物地图”小程序,实现全国1600多处长征文物地理位置信息可视化展示,便捷化分类搜索、九游查询和定位,让使用者在“时空地图”中更清晰了解长征文物、学习长征历史;设置“文物信息上报”等用户互动功能,引导公众参与长征文物保护。注重沉浸式体验,开发“强渡天险”APP,利用5G+AR技术,实现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现场的历史场景再现,观众用手机对准遗址,即可360度观看叠加与现实场景中的3D虚拟影像,在不复建、不扰动革命遗址的前提下,提升长征遗址展示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注重融媒体推广,拍摄“互联网+长征”宣传片,组织“不能忘却的记忆”宣传节目,设置微博话题“光辉征途智敬历史”,网络阅读量过亿。
同时,该项目作为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中唯一革命文物范畴的“互联网+长征”示范,已经被列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工程。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展示技术,以互联网的手段降低公众参与长征文物保护门槛,以易于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的形式、对长征文化线路的历史及其蕴含的长征精神进行展示,有利于实现革命文化广泛传播,对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成为5G新基建服务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赋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此次共有24个省(区、市)的166个案例申报参评,项目类型涵盖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陈列展示、社会教育等方面。入围终评的有36个案例,经专家逐项审核、参阅资料、充分讨论,评出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和十个优秀案例,展现了各地在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方面的工作实践和机制创新、改革成果。
记者 吴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雅安市移交第三十三批信访件
9日18时琼州海峡全面恢复渡运
中山防风应急响应调整为Ⅳ级 台风预警降级为蓝色
十五运会火炬如何设计?“全运大家谈”交流献策
个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发布!这些问题你了解吗?
快!抢票上车!梅龙高铁车票今日14时开售
广东水利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广东省减灾委员会将省Ⅲ级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救灾应急响应
10万件名山产猕猴桃实现首次出口
受台风“摩羯”影响,深中通道自9月5日21时起实行减速通行
湛江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
证监会:我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
收个快递竟成犯罪帮凶?
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计划执行报告看下半年经济工作着力点
友情链接
©2025 Powered By 时讯视界 - 网站地图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