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丨蛋壳上的“微”美艺术人生

热点 2024-11-14 14:55:37 613

“滋滋滋……滋滋……”一走进罗景龙的微工作室,就看见他在打磨机旁极度小心地打磨着鸸鹋蛋壳。新视这是界丨他正在创作的鸸鹋蛋雕作品。

罗景龙用手中的蛋壳刻刀,小心翼翼地在0.3毫米厚的上的术人生蛋壳上游走,稍不留神就前功尽弃。美艺九游

蛋雕,微顾名思义,新视指师傅将蛋钻孔掏空,界丨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蛋壳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上的术人生艺术品——蛋雕艺术品。据查,美艺中国蛋雕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微在明清达到鼎盛时期。新视AG超玩会

罗景龙雕刻的界丨作品有上千件。

1988年,罗景龙出生于大埔县枫朗镇。谁能想到,这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接触蛋雕行业已近10年。在广东省蛋雕艺术圈子里,像他这般年轻的不多见,在梅州也算是蛋雕第一人。罗景龙祖上以做木雕为生,从小他就对雕刻这种技艺耳濡目染。高中毕业后,罗景龙前往广州开始两年系统性的美术绘画学习。2007年,九游罗景龙应征入伍,在山西长治的部队文工团服役并工作5年。“文工团里什么文艺人才都有,雕刻、绘画、乐器、书法……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我在那开始学习寿山石雕刻。”罗景龙说,这段经历为他之后开启蛋雕之路奠定了基础。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景龙出差去福建莆田,发现当地的师傅竟然能在薄薄的蛋壳上进行雕刻艺术创作,让他十分诧异并心生向往。于是,他拜师学艺从石雕“转战”蛋雕。

蛋雕是一门集美术、雕刻等多项技法于一体的艺术,刚开始的困难超乎罗景龙的想象。首先摆在他眼前的第一头“拦路虎”就是对于鸡蛋的挑选。一筐鸡蛋里往往只能找到一个模样端正的鸡蛋,刚开始他去市场买鸡蛋,商铺老板还以为他故意“找茬”。

第一次在鸡蛋上雕刻,罗景龙心惊胆战:蛋壳很薄,只有0.3毫米,稍不注意就会碎。创作初期,因为技法掌握不到位,经常把鸡蛋刻坏,常握刻刀的手也起了厚厚的茧。“那大半年,鸡蛋几乎是整筐整筐地碎掉,部队的战友吃我的鸡蛋都吃怕了。”罗景龙回忆起那段煎熬的日子,不由苦笑。

创作前的构思,对于罗景龙来说是件“烧脑”的事情,题材,构图,手法等都要考虑进去。

“蛋雕制作要自始至终保持‘心静、手稳、下刀准’,在0.3毫米厚的鸡蛋壳上‘动粗’如同走钢丝,每刻一刀都如履薄冰,雕刻的力道拿捏要非常到位,太重则碎,太轻则不出彩,不能有丝毫偏差。一个作品快制成时,更要小心细致,不能有一丝松懈,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罗景龙说,“我曾经创作雕刻一个‘九龙戏珠’题材的鸵鸟蛋,当历时几个月已经完成99%的时候,由于一个极其细微的雕工失误,整个作品就被我当场砸了。除了有一种心碎的感觉,什么话都说不出。”

一件精美的蛋雕作品需要经历打磨、起稿、雕刻、精修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是对创作者极大的考验。

随着技艺的日益娴熟,罗景龙开始能灵活运用阴雕、阳雕等多种雕刻方法,并尝试创作不同类型的作品。据他介绍,完成一个简单的作品至少需要一天,复杂的需要一个月。

艺术源于生活,罗景龙在大埔泰安楼内写生取材,用眼睛和笔记录眼前的事物。

近十年的蛋雕生涯中,罗景龙共创作了上千件作品,有“寿仙翁”“七仙女”“睡罗汉”等经典神话人物,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更有反映客家建筑文化的泰安楼、花萼楼等古民居。然而,罗景龙最喜欢的还是《大埔民居》系列6件蛋雕作品,那是他用时3个月所创。2013年,该系列作品被大埔县博物馆收藏。今年的7月 1日,在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蛋雕艺术精品展专项比赛中,罗景龙的作品《双龙戏珠》和《秋收》同时获得银牌。

2014年第二届客家文博会上,罗景龙现场展示蛋雕技艺,技惊四座,面前6件大埔古民居题材作品已被大埔县博物馆收藏。

“选择蛋雕,就是选择寂寞。”采访结束,罗景龙告诉记者,目前他已有正式徒弟三名,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梅州蛋雕走出梅州,走向世界。

图/文/视频:本报记者 吴腾江

剪辑:叶子通

编辑:黄振韬

本文地址:http://www.webtest.ltd/html/21b99900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新台风“桃芝”生成!13日粤东、珠三角将有阵雨

梅州日报社7件作品获奖!2020年度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揭晓

最高奖5000元!@梅州人,快来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大埔第一!梅州8月份水质“梅指数”出炉

梅州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与网约车企党建共建签约仪式举行

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8月末梅州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7%

帮扶路上,我们步履不停!新一年度“两帮两促丨成长路上·薪火同行”专栏签约~

棒棒哒!梅州海关青年突击队获“全国青年文明号”

友情链接